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破·地狱》,如此一个非主流的名字。直接让大部分人看到这个它的第一眼就以为是什么港式恐怖,如果不是因为好些推荐的好评影评可能压根就不会点进去看。这也是第一次因为众多的正面影评而在一系列电影中去选择一部观看。
随着一个独属于中国人的传统风俗为序幕开始,电影的前期剧情进展是比较缓慢的,像一个琐事频发的日常——传统的行业,守旧的父亲。多年隔阂亲子关系加上迫于生计而入行的男主,让人有些不知所云。然后随着冲突与人物对立的不断加速,传统、现代,长辈、晚辈,这一场本应送给先人的破咒仪式在不经意间冲到了现实。
从电影中的讲述,《破·地狱》不就是一场特殊的传统文化仪式吗?这样一场用镜头展现的超度仪式,又是怎样在每个观影者的内心深处结破除属于活人的地狱?
魏道生,原本是一个婚礼策划师,因经济低迷,疫情冲击,不得不转行做殡仪经纪人。本着服务至上的原则,一开始的他并不认为婚礼与殡葬有什么区别,都是给客服提供服务罢了,只要服务做好,不过都是给那些活着的人举行的一场仪式罢了。
然后随着与hell文以及那些难舍难分的家属不断接触之后,逐渐地他开始明白,所谓的超度从来都不是为逝去的亡灵而设,而是为活着的人——那些心怀执念、难以自拔的人而存在。
不论是传统文化也好,还是民族特色,我们总是习惯隐忍,不善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如此。除非面临着生离死别这种别离,否则从不肯轻易说出心底之话,不知道是害怕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是听到i集不想要的答案。
压抑与闭塞,让沉默与猜忌成为了人际的主旋律。当一个人离去才能成为周边人的破咒,如同电影中的破地狱一般,看似在为逝者超度,实则是在解救活人的内心地狱。那真是《〈《〈《〈《〈
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各自的执念与痛苦。但最终他们因为一个人的离去,有了释放自己内心情感的出口。不知应是感唏嘘还是感叹,竟只有亲人离世这种痛苦,才能成为我们表达感情,正视内心的契机。
若是只有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才能直面内心,此时此刻,也才能真正领悟到所谓的超度究竟适合意义。
若是一场仪式,甚至一部电影,能够让我们放下心中的执念,获得内心的平静,这难道不就是一种最好的超度吗?
魏道生与hello文之间的关系正如传统社会与功利化现状的碰撞。道生在经过文哥的领路逐渐理解了殡仪事业真正的价值——人终究是要下车的,只有放手,祝福才是对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最好的XX。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生命就已经进入倒计时,学会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情感,就是对下车之前的自己最好的超度。文哥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挣扎,他的家庭也因此充满了矛盾与压抑。
直到临走之前,才看清了自己做了几十年的破咒仪式,不仅仅是为了超度亡灵,更是为了救赎哪些早已需要内心解脱的人而准备的一场法事。
- Author:茶色
- URL:https://tawneycz.com/article/1e1f7825-d862-8085-b6ce-fc8e682b90bb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